小舌鼻音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小舌鼻音 | |||
---|---|---|---|
ɴ | |||
IPA編號 | 120 | ||
編碼 | |||
HTML碼(十進制) | ɴ | ||
Unicode碼(十六進制) | U+0274 | ||
X-SAMPA音標 | N\ | ||
ASCII音標 | n" | ||
IPA盲文 | ![]() ![]() | ||
| |||
音頻範例 | |||
小舌鼻音是輔音的一種,在國際音標中以⟨ɴ⟩(即小型大写字母N)表示,在X-SAMPA中以⟨N\⟩表示。 舌小鼻是一種罕見的音素,僅在少數幾種口語中作為音位出現。 這是一個很難發音且響度高的音,因為很難在小舌接觸時產生鼻腔發音。[1] 這種發音上的困難可以說是造成這種聲音在世界各語言中極為罕見的原因。[1] 鼻小鼻最常以其他聲音的條件變體出現,[2] 例如在克丘亞語中在小舌塞音之前為/ n /的音位變體,或在Selkup中在另一個鼻音前為/ q /的音位變體。 但是,據報導它在少數幾種語言中作為獨立的音位存在。 例子包括克拉蘭語,圖阿雷格柏柏爾語的Tawellemmet和Ayr變種,[3] Khams藏族的Rangakha方言,[4]至少兩種白語[5][6]和巴布亞語Mapos Buang。 在Mapos Buang和白語中,它與软腭鼻音对立。
特徵[编辑]
出現於[编辑]
語言 | 詞彙 | IPA | 意義 | 注释 | |
---|---|---|---|---|---|
南非語 | 多数 | aangenaam | [ˈɑːɴχənɑːm] | 愉快 | /n/在/χ/前的條件變體; 在正常通話時被理解為/n/ 。參見南非語音系 |
阿拉伯語 | 现代标准阿拉伯语 | انقلاب | [ˌɪɴ.qʰɪˈlæːb] | 叛亂 | /n/在/q/前的條件變體; 在正常通話時更多被理解為/n/。 |
亞美尼亞語 | անխելք | [ɑɴˈχɛlkʰ] | 無腦 | 正式口语/n/在軟齶音前的條件變體。 | |
德語 | 荷蘭 | aangenaam]] | [ˈaːɴχəˌnaːm] | 愉快 | /n/和/ŋ/在使用[χ]的方言中的變體。正式口语中可以被理解为[n]。 |
格魯吉亞語 | ზინყი | [ziɴqʼi] | 髖關節 | /n/在軟齶音前的條件變體。 | |
Inuvialuktun | namunganmun | [namuŋaɴmuɴ] | 去哪? | 參見因紐特語音系 | |
日語[7] | 本/hon | [hõ̞ɴː] | 書 | 舌頭成阻可能不完全。 參見日語音系 | |
格陵兰语 | paarngorpoq | [paaɴːoʁpoq] | 爬行 | 參見因紐特語音系 | |
克拉蘭語 | sqəyáyŋəxʷ | [sqəˈjajɴəxʷ] | 大樹 | 與聲門化的形態對立。 | |
白語 | 恩棋方言[6] | [ɴa˨˩] | 走 | 作為音位和/ŋ/對立。 | |
Luobenzhuo[5] | 我 | [ɴɔ˦˨] | 我 | 作為音位和/ŋ/對立。 | |
克丘亞語 | 秘魯方言 | sunqu | [ˈs̠oɴqo] | 心 | /n/的條件變體。 |
西班牙語[8] | enjuto | [ẽ̞ɴˈχuto̞] | 乾癟 | /n/的條件變體。參見西班牙語音系 | |
土庫曼語 | jaň | [dʒʌɴ] | 鈴鐺 | 與/ŋ/對立。 | |
Yanyuwa[9] | wangulu | [waŋ̠ulu] | 青春期男孩 | 在小舌之前; 和前移的软腭音ŋ˖对立。[9] |
另請參見[编辑]
|
- ^ 1.0 1.1 Johnson, Marion. A note on the Inuit uvular nasal. Études/Inuit/Studies. 1978, 2 (1): 132–135.
- ^ Bobaljik, Jonathan David. Assimilation in the Inuit Languages and the Place of the Uvular Nas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ctober 1996, 62 (4): 323–350. JSTOR 1265705. doi:10.1086/466303.
- ^ Suzuki, Hiroyuki. Khams Tibetan Rangakha dialect: phonetic analysis (in Japanese) (PDF). Asian and Afric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007, (2): 131–162.
- ^ Suzuki, Hiroyuki. Khams Tibetan Rangakha dialect: phonetic analysis (in Japanese) (PDF). Asian and Afric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007, (2): 131–162.
- ^ 5.0 5.1 Allen, Bryan. Bai Dialect Survey. SIL Electronic Survey Report 2007-012. August 2007. 已忽略未知参数
|citeseerx=
(帮助) - ^ 6.0 6.1 Feng, Wang. Comparison of Languages in Contact: The Distillation Method and the Case of Bai (PD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B. Frontiers in Linguistics III. 2006.
- ^ Vance (2008), p. 96.
- ^ Martínez Celdrán, Fernández Planas & Carrera Sabaté (2003), p. 258.
- ^ 9.0 9.1 Ladefoged & Maddieson (1996), pp.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