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国际关系
國際關係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國際關係既是学术的領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領域。
作为政治科学的一部分,国际关系也和哲學、经济、历史、法律、法学、地理、社会、人类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紧密联系。从全球化到领土争端、核危机、民族主义、经济发展、恐怖主义、人权,都是國際關係研究的議題。
优良条目
罗得西亚駐葡萄牙代表處是津巴布韦前身——罗得西亚(或南罗得西亚)派駐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代表機構,存在於1965年9月至1975年5月之間。罗得西亚原為英國轄下的自治殖民地,1965年11月發表單方獨立宣言後成為未受承認的國家,6月底就任命哈利·里德曼為代表處長。此為罗得西亚首次單邊行動,白廳的英國政府在此後數個月試圖攔阻,但未能成功。代表處設置事件發生當時,適逢罗得西亚對英爭取主權獨立,但英方堅稱,全面獨立實現之前須要先為黑人多數統治的引入制訂時間表。罗得西亚對立即落實黑人統治的堅決抗拒和對英理想幻滅,驅使其轉而傾向葡萄牙這個領有羅德西亞東西兩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國家。罗得西亚為了證明獨立駐葡代表處的合法性,援引了授權殖民政府自行任命「外交代表、領事或貿易代表到願意接受之國家去」的英國法規。英方反對說法則指出,罗得西亚涉外事務的最終權限仍為白廳所有,建議將里德曼併為英國駐葡萄牙大使館下屬的罗得西亚領事。為期數月的英羅對談宣告流產,以及英國經外交手段威嚇葡萄牙的意圖失敗之後,里德曼在1965年9月前往里斯本履新,以獨立於英國的姿態擔任罗得西亚代表處處長。儘管葡萄牙外交部堅稱其在罗得西亚一事中保持中立,並謹慎避免激怒英方,還將「外交」字樣從其授予里德曼和代表處的銜稱中去除,但他們仍因接受了里德曼遞交的委任書而使英國大為惱怒。罗得西亚聲稱過去一直著手在里斯本增設獨立的外交代表處,因此視代表處的正式設立為一項勝利。罗得西亚代表處一直運作至1975年,才因為此前一年在葡萄牙發生的康乃馨革命而閉館。
推介图片
你知道吗
- 哪位冷戰時期美國外交官先後在臺北跟香港擔任大使及總領事,亦為朝鲜战争初期美國駐韓大使館最早得知戰事爆發的館員之一?
- 美国设立的哪个总领事馆是和美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一样直属美国国务院管辖的?(圖)
- 菲律賓與朝鮮兩國的關係如何?
- 哪個美日之間的貿易條約於1858年簽定?
- 哪座土耳其大使館為該國對泰國和老挝所設的外交代表機構,在2012年前的兼轄範圍尚包括緬甸?
- 總部設於新加坡的虎標萬金油的創辦人在某東南亞國家出生,這個國家與新加坡的關係如何?
新闻
相关人物
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俄语: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Лавро́в,1950年3月21日-),俄罗斯外交家,現任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972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其后进入苏联外交部。1972年至1976年任职于苏联驻斯里兰卡大使馆。
欢迎参与
![]() | |
---|---|
* 提升初級國際關係條目的質素。
另請持續關注需要关注的国际关系类条目。 |
国际关系专题目前已有1,991篇条目,其中典范条目有8篇,优良条目有23篇。
维基专题
分类
請點選「►」來展開所有子分類
|
---|
相关主题
维基主题

- 東亞文化圈(中國 - 朝鮮半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 山西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新疆 - 江西 - 贵州;城市: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南京 - 苏州 - 广州 - 武汉 - 西安 - 宁波 - 青岛 - 重庆 - 台州 - 惠州 - 肇庆;其他:香港 - 澳門 - 东北地区 - 天津滨海新区)
- 中華民國(廣域:臺灣 - 福建;縣市:臺北 - 基隆 - 桃園 - 苗栗 - 臺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臺南 - 高雄 - 澎湖 - 宜蘭)
- 日本(東京 - 琉球)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大韓民國
- 東亞文化圈(中國 - 朝鮮半島)
- 美洲
- 大洋洲